《仲夏夜之梦》
3月31日、4月1日连续两晚,著名演员张艾嘉将担任读剧人,与余隆带领的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以及女高音歌唱家肖昕怡、陶梦琦,在美妙的“上海之春”为沪上观众共同编织一场《仲夏夜之梦》。本次演出将莎翁剧本做了缩编,以单人叙述模式呈现,由读剧人张艾嘉一人分饰14个角色。欢快的剧情、趣味十足的音乐辅以读剧人生动的表演,将为观众送上一台集戏剧、音乐、表演为一体的“梦幻大餐”。
那么,这部《仲夏夜之梦》又有哪些看点?
【资料图】
开演前,我们采访到了张艾嘉与余隆,请两位为大家做一个导赏。
01
一次难得的“戏剧配乐”演出
从戏剧配乐(incidental music)的定义来看,戏剧占据了主导地位。余隆用了“serve”服务一词,来形容音乐在其中的从属作用。
余隆说:“在戏剧配乐中,首先强调的是戏剧,音乐是为戏剧服务的。戏剧配乐这种类型的演出相对较少,因为这个类型的作品本身就不多,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是其中的经典作品。上海作为一座开放的国家大都市,艺术的演出应当是多元的,所以能与张老师在上海合作演出这部剧,对上海观众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张艾嘉说:“戏剧配乐虽然是为戏剧服务,但不完全是配乐。因为你会看到,台上不是我一个人在表演,是我与音乐一起表演,一起来说这个故事给你听。”
2016年,应古典音乐评论家、《仲夏夜之梦》中文编译焦元溥的邀请,张艾嘉与台湾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中文版。做这样一部作品,张艾嘉表示,既有对新鲜事物的挑战,更有对舞台的热爱,此次张艾嘉也是欣然应邀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
“我非常喜欢舞台,因为站在台上是直接面对观众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演员一定要有的体验。2016年的那次,是我第一次与古典乐的接触合作。而把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这样完整地演绎成中文版也是第一次。这次与上交合作,在排练时我们又做了新的调整,希望能把这部作品更好地呈现给大家。”
02
关于本次演出精彩看点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在其表演历史中逐渐分化出三种不同的演绎形式:第一种是将《序曲》作为单独的管弦乐作品上演;第二种是将《仲夏夜之梦》配乐中的《谐谑曲》《间奏曲》《夜曲》《婚礼进行曲》4首管弦乐作品,连同《序曲》一起形成五乐章的组曲形式;第三种是在戏剧演出的基础上,上演完整版的门德尔松序曲与戏剧配乐。其中,第一第二种较为常见,第三种演出较少。
此次音乐会选择了第三种表演形式,意图在呈现莎翁原剧的基础上“完整”上演门德尔松的所有配乐。为了适应现代舞台,本次演出将莎翁剧本做了缩编,以单人叙述模式呈现。剧本采用了古典音乐评论家焦元溥编译的版本。用他的话来说,本场音乐会“借由浓缩戏剧台词与桥段,将完整演出门德尔松为此剧谱写的所有音乐,且不遗漏任何剧情”。
在这部剧中,观众将听到张艾嘉一人分饰14个角色。作为读剧人,声音的表现力至关重要。张艾嘉说:“读剧其实是半朗诵、半表演不同的角色。在音乐厅中,我的表演是有一定限制的,当然会有一些表情、肢体的动作,但主要还是用声音的讲述带大家感受这个故事。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声音的表演,对演员来说台词非常重要,演员一定要好好说台词,声音能帮你迅速进入角色、刻画人物。”
余隆说:“音乐是一门触发想象力的艺术,张艾嘉老师的读剧为音乐注入了戏剧表演的激情,也给音乐的呈现引入更多想象空间。就像我之前说的,这部剧的戏剧性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开始排练时,我与张老师、还有钢琴伴奏一开始聊的就是舞台上的戏剧变化,看张老师的表演来处理音乐。大家还会听到,这次上交的演绎将会非常细腻,比如序曲中用很快速度来呈现小精灵的主题,上交做到了。”
最后,张艾嘉与余隆都希望大家“零负担”进入音乐厅,观赏这台演出。
张艾嘉说:“希望大家享受一个结合音乐与戏剧、有讲故事与交响乐表演的演出。它不是那种很‘老’的东西,‘古典’也不是‘老’的,它就跟当下的音乐一样好听,读剧人也不是说书人的那种样子,希望大家看了之后,对古典乐有新的认识。”
余隆说:“音乐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不同人各自的心境,而对音乐的感悟来自想象力,每个人都能找到专属于自己的体验和满足之处。”
03
《仲夏夜之梦》:从莎士比亚到门德尔松
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是其著名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以夏至(仲夏节)前夜雅典宫廷及附近的森林为主要背景,将仙后与仙王的恩怨、雅典公爵与未婚妻的婚礼、四个青年男女错综复杂的爱情和工匠们排演戏剧四条线索共同交织在一起,并以戏中戏的巧妙设置和双关、反讽等幽默的语言技巧描写了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曲折故事。
作曲家门德尔松先是在17岁那年,写下约12分钟长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人间仙界两相对照,灿烂美丽又纵观全局,洋溢青春幻想又有功底扎实的老练笔法,完美结合浪漫情韵和严谨古典奏鸣曲式,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完美杰作,也奠定了门德尔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16年后,33岁的门德尔松又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之邀,于1843年在波茨坦新宫上演了这部完整的戏剧配乐。除了序曲沿用了17岁时的作品外,门德尔松新创作了《谐谑曲》《间奏曲》《夜曲》《婚礼进行曲》,又加入了台词配乐、独唱与合唱,成为了一部完整的戏剧配乐。其中的《婚礼进行曲》,成了家喻户晓的婚庆音乐。
从戏剧配乐的角度上而言,该作品集音乐抒情性、戏剧叙事性为一体,包括《仲夏夜之梦》序曲在内的14首配乐作品,紧紧抓住莎翁剧作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将音乐发展的基本乐思与戏剧中的人物塑造、情境描绘、叙事脉络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音响结构的叙事推动力与情感烘托力,进一步凸显音乐的“戏剧功能”。而从艺术风格上来看,这套作品在令人迷醉、梦幻、轻盈与欢乐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下,潜藏着门德尔松端庄、典雅与克制的情怀。
演出信息
余隆与张艾嘉演绎
《仲夏夜之梦》
时间:3月31日 — 4月1日
地点:复兴中路1380号
场地: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主厅
指挥:余隆
读剧:张艾嘉
女高音:肖昕怡、陶梦琦
剧本编译:焦元溥
上海交响乐团
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
文编|忻颖
美编|何亦平
图片来源上海交响乐团
上观号作者:上海文联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